今天是:
文章刊登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章刊登

李松:齐白石晚年的绘画

信息来源:北京齐白石艺术研究会    发布日期:2023-04-10

作者简介
   李松,1932年生。名李松涛、笔名李松。1957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后留校任教。曾任院刊《美术研究》编辑,《美术》杂志社社长。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吴作人国际基金会艺术委员、炎黄艺术馆副馆长等。

   齐白石的书画创作,在他七八十岁时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年届90,依然保持着向前发展的势头,不时出现杰作。如此高龄而尚未走向艺术上的衰退,这在文化艺术史上虽非绝无仅有,也是较少见的。
   1949至1957年,齐白石留下的数千幅作品大多流传有绪,是齐白石艺术创作的最后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这个阶段的转折时期在1955年前后。

《国色天香》   齐白石 作

   50年代初,齐白石在创作中仍保持着对生活的旺盛热情和丰富、细腻的艺术感受力,题材不断扩展,有很多新的艺术构思。画面题字还比较多,在较长的画跋中可以看出思路的清晰、敏捷。后来题字渐少。到1955年以后,作品上逐渐显露出精力不济的衰象,有的画面结构散漫。题字也时有错落。然而,六七十年不间断创作锤炼出的绘画表现技巧已经成为白石老人的一种本能,即使在他生命的最后岁月,也常会不期而遇地出现一些令人惊叹的艺术精品。

《双鸽图》     齐白石 作

  亲历过多年战争之后,好不容易得到和平安定的生活环境,令白石老人分外珍惜,祈愿世界永久和平、人民生活幸福安康就成为他晚年书画创作的突出主题。一如毕加索之画和平鸽,齐白石也是以鸽子作为和平的具体象征。1951年他赠给东北博物馆(今辽宁省博物馆)的《双鸽图》上大字题榜“愿世界人都如此鸟”。
   齐白石继承中国画家师法造化的优良传统,忠实于生活,从不愿画自己没见过的花鸟树木虫鱼。到高龄以后还不断扩展创作题材,改进表现技巧,如90岁以后又改变虾的画法,使造型更精炼,更生动。

《砖纹若鸟》    齐白石 作

   以前他不曾画过鸽子,为了画和平鸽,便买了几只鸽子养起来,每天仔细观察、揣摩,连鸽子尾羽是十二根都仔细地数过,但在具体作画时,则并不拘泥于细节的真实。

《菊花双鸽》   齐白石 作

   他在1951至1953年期间画了不少幅鸽子,以没骨法表现鸽子飞鸣饮啄的各种动态,能得其神。最花费心力的巨构是赠给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的《百花与和平鸽》。他有时也用谐音寓意手法将鸽子与荷花、花瓶画在一起,以喻和平鸽,不过这种寓意并不很重要,人们从画面形象上感受最深的,还是鸽子活泼生动的神态。

《柿子》   齐白石 作

   选择一些特定形象以谐音寓意表达某种对生活、对未来的良好祝愿,是传统绘画习用的表现手法,也常是订件人对于题材提出的特殊要求。齐白石有不少这类作品,如以苹果、鹌鹑与荔枝喻“平安多利”;以蟠桃、鹤或梅花、绶带(谐“眉寿”)祈愿幸福长寿。而在艺术表现上,总是形象大于寓意内容,用西洋红画出的、结在老树上的桃子,红艳硕大,是祝愿别人,也是颐享天年的老画家自得心情的流露。

《寿 酒》   齐白石 作

   当然,齐白石作品中数量最多,最富有情趣,能召唤起人们对生活热爱之情的还是那些具有田园诗意味的、非常普通的花草、鸟兽、虫鱼。

   这类画中,往往有极富情趣的细节,画家把自己的感情对象化了,那些成群的鱼、虾、青蛙、鸡雏仿佛和观赏者都有着情感的呼应、交流。例如1951年所作的那幅《青蛙》,一只蛙的后腿被孩子用绳系在水草上,挣扎不脱,对面三只蛙蹲坐着,扬起前爪,向之鼓噪,好像是为同伴的受困而焦躁却无法相救。

《青 蛙》   齐白石 作

   另一幅《两部蛙声当鼓吹》(1953年作),画面下方一群蝌蚪欢快地浮游而去,其后六只青蛙跳跃着、鸣叫着,像是长辈为儿孙的茁壮成长而兴奋不已。作品可以说是老画家以自己的心境体察大自然生成的心象。
   1951年作的《小鱼都来》,上方两枝竹竿,垂下细细钓丝、鱼饵,引来一群小鱼争食。视点不在岸上,而是贴着水面。画面异常单纯、空灵而又生趣盎然。连篆书题的“小鱼都来”几个字的形象、意趣都充满童心。令人感到这位九旬老人又回到了他快乐的童年时代,用孩子的眼光看周围的生活,也把欣赏者吸引到他的感情世界之中。

《小鱼都来》   齐白石 作

   他的许多作品充溢着对后人温煦启发、关怀的厚意,如画两只小鸡争夺蚯蚓,题作 “他日相呼”。画南瓜(1950年)题“此瓜南方谓为南瓜,其味甘芳,丰年可以作下饭菜,饥年可以作粮米春来勿忘下种,大家慎之”。丝瓜(1949年)题 “知瓜菜半年粮” 字里行间,有着画家自身对生活艰辛的切实体验,令人看了,心灵不能不受到触动。
   至于那有“祖母闻铃心始欢”长题的小幅《牧牛图》,画中过小溪时牧童与起趄不前的小牛之动态描写非常真确,深蕴于画中的思乡思亲之情更是能够引发欣赏者丰富的生活联想。

《他日相呼》    齐白石 作

   齐白石晚年的很多作品通过色与墨的强烈对比表现出奕奕夺人的感情力量。如1951年所作《佳人常在口头香》中的樱桃与盆架,1953年画的《三千年》册页中的蟠桃和花篮,都以墨线之黑与色块之红、苍与润的对比与统一,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樱 桃》   齐白石 作

   1955年所作的《祖国万岁》,画面至为集中、单纯,万年青头团簇着红艳艳的果实,宽阔的叶子紧抱着花茎,画面右上方是浓黑的大字题款,相互映照,把老画家晚年一腔爱国热忱表现得鲜明强烈、动人!

《祖国万岁》    齐白石 作

            本文选自《齐白石全集》


 

北京齐白石艺术研究会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马连道南街12号北京气象宾馆    网址:www.bjqbsyyh.com
技术支持:鸿峰科技    网站访问人数:11226